可能是喝了浓茶的缘故,在夜里无法安然入睡,直到两段的记忆映入我的脑海。
一
我只听过一次儿歌。那时爸妈试着放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,可能是由于曲调的缘故,小时候的我一直哭。爸妈见状只能作罢,更换了DVD机中碟片为他们喜欢的港乐。我听到港乐,马上停止哭泣,还手舞足蹈起来。长大以后父母告诉我,当时那首歌是张国荣的《风继续吹》。
家中四口都爱听港乐:父亲钟情谭咏麟,我偏爱张国荣,母亲和外婆则最爱梅艳芳。于是,DVD 机的使用权成了真正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家里最常上演的便是“谭张争霸”:父亲每次一下班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 DVD 机换上谭咏麟的唱片。我一听到曲子被换,立刻哭闹着要放回张国荣。父亲总劝我说要体谅他工作辛苦,可那时的我连“体谅”是什么意思都还不懂,只会继续闹腾。每每这个时候,总是外婆站出来,从容地换上她心爱的梅艳芳,一举平息纷争。一来大家都尊重外婆,谁也不好再争;二来——该开饭了。
这样的快乐持续到2003年,那年冬天很冷。在经历了年初张国荣的逝世后,一切都好像陷入了虚无之中:家中的“谭张争霸”结束了、外婆的阿尔兹海默症恶化,已经认不出家人了。那年年底,梅艳芳离世的消息又落下重锤。
然而,也是在同一天,外婆突然能够认出我们。她清醒地对我们说,想再听听梅艳芳的歌。晚饭过后,外婆跟我说第二天早上记得叫她醒来听歌,结果第二天,当我想与外婆握手,接触到的只剩下冰冷。
可能,外婆是去“下面”听concert了吧。
二
这是一段梦中的记忆,奇怪,却又真实得令人心悸。朋友托我帮忙搬行李去他新租的房子,等我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,他的新住处竟然是我曾经的“家”。屋里摆设、物品的位置,全都和我离开那天一模一样,仿佛时间从未在这里流动过。
我立刻追问房东的名字,却并不是我所熟悉的人。心底一紧,我随即拨通了父亲的电话。电话那头,一向要强的父亲罕见地放下了平日的“威严”,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地解释道:因为一些原因,他搬去了外地。甚至还笑着说,他自己也不明白,为什么买家会选择把所有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。
自小学之后,我几乎没再见过父亲真正地笑。那时他为生计四处奔波,每次回家都是满身疲惫。我工作后才理解那种倦意的重量。可就在那个梦里,我仿佛又听到了父亲的笑声——陌生,却又亲切得令人鼻酸。
也许,现实恰恰相反。
记于某个难眠的夜里,祝各位有个好梦。